兰格首页 >废钢 >市场动态 >废钢市场动态
极端天气频发,减碳刻不容缓,ICT行业运用“碳手印”效应帮助全球减碳?
发表日期:2022/7/27 8:40:02 兰格钢铁
    

极端高温在全球越来越普遍。近期,持续的热浪袭击整个北半球,就连一贯凉爽的地区也未能幸免——英国录得有史以来最高气温记录,北极圈内的挪威更是测到32摄氏度高温。

全球变暖,是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世界气象组织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高温很可能频繁肆虐,极端天气也不再是“极端”事件。

而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已是科学界的共识。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释放了巨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可以吸收地面向宇宙辐射的红外线,阻止地球降温。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年里从企业到政府,全球范围内“减碳”的声音都越来越大,多个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线也已公布。这是为了挽救自身与所生存的环境而必须做出的行动。

中国科技公司也在行动,华为是其中重要的先行者:从自己发起行动,提出“More Bits Less Watts(更多比特,更少瓦特)”的发展理念,到携手各行各业合作伙伴共同减碳,华为是如何理解减碳的?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又能如何助力千行百业实现节能减排?

    碳排放如何被量化?

要理解如何减碳,首先要知道碳排放是如何被计算的。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联合开发出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这也是目前国际普遍认可的测算方法。简单而言,它通过确定企业直接或间接的排放源,并收集相关活动数据,再通过运算得出最终的碳排放量数额。

这个数额也被称作“碳足迹”,指服务或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所直接与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温室气体排放量越多,碳足迹越大。

每个人都在制造碳足迹,乘飞机两千米里程就会产生278kg碳排放,消耗100升汽油会产生270kg碳排放。

如果说碳足迹是告诉人们生活生产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那么另一个概念——碳手印,就是人们所做出的积极影响。

通过应用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使能其他行业减少碳排放,这种使能效应被称为“碳手印”。碳足迹概念的目标很简单——使足迹接近零;但有了碳手印的概念,意味着可以实现的积极影响基本上没有限制。

7月17日,在《张朝阳的物理课》上,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与华为运营商BG首席营销官宋晓迪进行了一场直播对谈。当天的课程从“热力学和熵”入手,延伸到ICT行业如何使能千行百业节能减排。

宋晓迪说,信息熵是用来表达信息中所包含的不确定性,一条信息会有N个变量。例如,一枚抛到空中的硬币落地后可能有正面与反面两个可能,出现概率各是二分之一,这个结果使用1比特来表示。两枚硬币就有4种结果,用2比特表示,以此类推。宋晓迪说,“ICT行业也是类似的,通信行业的有效产出可以定义为传递信息容量,无论是古代的竹简、书信,还是近代的电报、电话,再到现在的无线和光通信,都各种传递信息熵的形式。这个传递信息的过程也需要有能量的输入。”

在技术不断进步发展中,人类追求让单位能量所承载的信息容量不断提升。ICT行业不断追求更快的网络通信速度、更大的信息交互带宽、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这就是华为提出的追求“更多比特,更少瓦特”的含义。

    ICT行业非排放大户,反而能助力减碳

ICT行业包含了基站、数据中心等“硬设备”,特点是规模大、数量大,还需要24小时运作。这也造成了一大误区:ICT行业将产生大量碳排放。

而事实是,2019年,ICT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2%,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协会(GeSI)报告,到2030年,ICT技术有可能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碳排放仅占全球的1.97%,这意味着到2030年,ICT解决方案使能的减排量将是ICT行业自身排放量的近10倍。

也就是说,大力发展ICT行业,不仅不会破坏环境,而会让更多行业受益于ICT技术带来的减碳能力。

人们还往往对ICT技术有另一大误区:过度聚焦在设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也就是供应链排放上。真相是,网络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中,生产阶段产生碳排放仅占2%,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却达到80%-95%。应该聚焦的是网络设备的使用过程,并通过创新技术提升网络设备的能效,才是ICT行业减少碳排放的关键。

在《张朝阳的物理课》中,宋晓迪就提到,仅看数据业务,5G相比4G就有10倍的能效提升,加上5G还能支持海量连接数,整体能效提升或更为巨大。这是通过新技术实现,包括:更大的频谱带宽、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多天线技术、更高集成度的通信硬件设备、更强大的软件算法等。

拿个人生活举例,疫情中人们居家办公,减少了因出差或开车出行带来的碳排放。根据国际能源署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交通领域碳排放比新冠疫情前低8%、约6亿吨二氧化碳量,ICT技术在其中的作用很明显。

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ICT技术已经成为赋能各行业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用云桌面替代传统PC,功耗可降低64%;使用机场协同决策系统减少飞机滑行等待时间,如每架航班减少1分钟等待时间,则减少燃油消耗4400吨。使用智慧发电、 输电、用电系统,也可大幅减少排放二氧化碳。

宋晓迪强调,在ICT行业“碳手印”的使能作用下,绿色与发展将不再是矛盾,“绿色”将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发展又将点亮更为“绿色”的未来。

    发挥碳手印使能效应,华为怎么做?

华为一直在各种场合向外界和合作伙伴呼吁减排,不仅自身在做出行动,也携手各行各业减排。

在发挥碳手印使能效应方面,华为提出了三大创新方向:一,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效;二,加大可再生能源占比;三,使能行业绿色发展。

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效方面,华为有3层架构解决方案:绿色站点、绿色网络和绿色运营,在增加网络流量的同时,降低能耗。

以绿色网络举例,华为能帮助运营商从组网角度简化网络架构,以全光、极简、智能三大手段,提升转发效率。据预测,2030年全球将有1YB的数据量在云端,如果全部采用更加绿色的全光传输技术,每年可节省1.5亿吨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亿棵树。

加大可再生能源占比,华为也不是靠嘴上功夫,这分为两方面:能源供给侧和能源消费侧。在供给侧,利用电子电力技术和数字技术融合,提升发电效率;加速光储融合,让光伏发电成为主力能源。在消费侧,则是使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智慧能源系统,增强新能源汽车竞争力。

使能行业绿色发展,则涉及到ICT技术在千行百业中发挥的“绿色”作用。

例如,在工业领域,华为助力改善工艺流程、进行废料综合利用,实现绿色制造,预计减碳比例13%~22%;在建筑行业,通过采暖系统、空调 系统、照明系统的智能优化,打造零碳智慧园区等等,预计减碳比例在13%~22%。在交通领域方面,数字技术可加速交通工具电气化和交通体系智慧化,通过工具智能化、公共出行、路网运行等方面减排,预计减碳潜力在10%~33%。

华为已经与湘钢联合中国移动,在湖南湘潭完成了一个智慧钢铁5G项目。这一项目使用了5G无人天车远程操控、5G AR远程辅助等,通过采用数字化通信技术,帮助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0%;工人还可以坐在空调办公室进行远程操控,同时还有效提高了钢材的良品率、减少了原材料浪费。预计未来三年,生产每吨钢铁的碳排放可以降低5%。

在海外,华为的行动也不断开展。例如,华为在欧洲进行一项改造卡车的项目,通过一款新开发的APP,帮助重卡车队司机优化路线和油耗,并针对故障采取预防措施和维修,节省时间和成本,节省高达15%车辆的油耗。这背后不正是移动ICT技术发挥功用么?

可以看到,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大背景下,碳中和、碳达峰已是各国重任。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是两个看似不可平衡的矛盾,但在碳手印等概念引领下,在不久的将来,这两者将不再矛盾,我们也能看见ICT技术像一股春风,吹绿各行各业。

信息监督:马力 010-63967913 13811615299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兰格钢铁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